健康促进
胸痛科普丨急性心肌梗死:时间就是生命,这些知识能救命!
PART.01 一、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?
急性心肌梗死(简称“心梗”)是心脏冠状动脉突然阻塞,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、快速坏死的危急重症。
血管堵塞:心脏血管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,形成血栓,血流中断。
心肌坏死:缺血超过20~30分钟,心肌细胞开始不可逆坏死,危及生命。
??关键数据:我国每年约10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,死亡率超30%!黄金救治时间仅120分钟!
PART.02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:警惕这些信号!
● 核心症状
剧烈胸痛:胸部中央压榨性、紧缩性疼痛,持续>15分钟,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。
放射痛:可能蔓延至左肩、背部、下颌、上腹部或手臂内侧。
● 不典型症状(易被忽视)
女性、老年人、糖尿病患者:可能仅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头晕、出冷汗、极度乏力。
部分患者:突发牙痛、喉咙发紧、上腹痛(常误诊为胃病)。
??警示:
即使症状轻微,持续20分钟以上需立即就医!
勿轻信“休息一下就好”:拖延是死亡最大推手!
紧急呼救
牢记两个“120”:
1.疑似心肌梗死立即拨打“120”;
2.抓住黄金120分钟救治时间!
PART.03 突发心肌梗死,如何正确急救?
● 患者自救
立即停止活动:静坐或平躺,减少耗氧。
拨打120:清晰说明“疑似心梗”,优先选择救护车(车上可提前用药、急救)。
嚼服阿司匹林:若无禁忌,如出血、过敏等,立即嚼服300mg阿司匹林。
● 家属或旁人帮助
保持患者镇静:避免情绪激动加重心脏负担。
备好证件和病历:医保卡、既往检查报告(如心电图)、长期用药清单。
拒绝自行送医:搬动可能诱发猝死,救护车配备专业抢救设备。
常见误区
用力拍打、掐人中——无效且延误救治!
盲目喂水——可能引发误吸窒息!
PART.04 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与预防
● 高危人群
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患者;
吸烟、肥胖、长期熬夜、压力大者;
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(男性<55岁,女性<65岁)。
● 预防措施
控制“三高”:血压<140/90mmHg,空腹血糖<7mmol/L,LDL-C<2.6mmol/L(冠心病患者<1.4)。
戒烟限酒:吸烟者心肌梗死风险增加3倍,戒烟1年风险降低50%!
健康饮食:低盐低脂,多吃蔬菜、全谷物,少吃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。
规律运动:每周5次、每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,避免久坐。
PART.05 五、心肌梗死后的康复管理
● 坚持用药
双联抗血小板药至少1年,他汀类药物长期服用。
控制心率、高血压药物需遵医嘱。
● 心脏康复计划
运动康复:分阶段进行,从床边活动逐步过渡到有氧训练(如慢跑、骑车)。
心理调节:40%患者出现焦虑抑郁,可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或患者互助小组缓解。
● 定期复查
术后1个月、3个月、6个月复查心电图、心脏超声、肝肾功能等。
心内科宣教组提示
预防心肌梗死,从今天开始改变!
若您有高血压、胸痛等症状,请及时至心内科就诊筛查!
参考文献:
1. 《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(2023)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,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.
2.中华心血管病杂志,2023, 51(4): 323-356.